户外运动热度大大带动各相关产业发展 将打造成为全民健身优势产业
2023-10-25
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自然资源部、水利部、林草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对外公布。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二级巡视员黄清透露,为促进户外运动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创新土地供应方式”的要求。


黄清介绍,自然资源部鼓励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土地,也就是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发展户外运动产业。此外,明确要求进一步优化户外运动产业涉及的建设用地审批等审批流程,完善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供地新方式。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用地可采用划拨方式供应,稳妥推进户外运动企业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的具体支持政策。

在降低户外运动产业用地门槛方面,黄清举例称,可依据临时建设的办法管理利用城市空闲土地。在不妨碍防洪、供水安全等前提下,可依法依规在河道湖泊沿岸、滩地建设健身步道。鼓励复合利用土地,可与具有相容性用途土地产权人达成使用协议的方式用地。

在减少用地成本方面,黄清称,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对以先租后让方式供地的,达到约定条件和年限后,可采取协议方式办理土地出让手续,不必再以招拍挂方式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减少竞争导致增加成本。对依法必须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土地,如果采用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取得土地,可以在租赁供应时实施招拍挂程序,稳定社会力量建设经营性健身设施的长久预期。

黄清表示,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从以下三方面推进《行动方案》的贯彻落实,有效推动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用地保障问题:

一是指导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立足职责,认真贯彻好《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落实好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有效供给的相关支持政策。

二是在市级和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提出体育场地设施布局的总体要求和相关指标,并在详细规划中具体落地,做好与体育设施建设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

三是在符合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不突破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准入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政策制度,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优化户外运动产业涉及的建设用地审批等审批流程,提高效率。

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过4亿人次,大众化、全龄化、轻量化的趋势已经显现,不同种类的户外运动项目层出不穷,活动场景逐渐延伸,其新鲜有趣、参与门槛不高且具备社交属性的特点也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

户外运动的热度大大带动了各相关产业的发展。户外运动产业链长、辐射面宽,发展户外运动能够直接带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装备研发制造销售,间接带动旅游、康养、培训、保险,有效拉动内需、促进消费。

据统计,今年九月以来,消费点评平台“户外徒步”关键词的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0%,线上购物平台钓鱼装备销量增长153%,自驾露营装备销量增长了167%。随着“户外+”的新模式、新业态大量涌现,消费产品也日趋多样化,户外运动对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多部门将大力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建设更加齐全实用的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户外运动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实现行业的规模化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户外运动打造成为全民健身的优势产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