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湖鼓角鸣,运河遗韵续新声。2025年“行走大运河”—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安徽·淮北站)在淮北市中湖公园水域圆满收官。这场以“竞技承文脉,龙舟续运河”为核心的盛会,不仅呈现了高水平的水上竞技,更以“活态传承”的方式激活了淮北的运河记忆与非遗魅力,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中湖秋漾龙舟渡,碧波映彩竞风流
伴着震天鼓点响彻仲秋晴空,25支龙舟劲旅、300余名选手在中湖公园澄澈碧波上劈波斩浪、奋楫争先。秋阳洒在粼粼湖面,桨叶翻飞间溅起的银白浪花,与岸边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交织,恰似“秋波漾处飞银剑,鼓韵腾时震碧霄”,将千年龙舟的豪迈与仲秋的清朗融成一幅壮阔画卷。
市民们或立岸边栈台,或倚环湖绿道,铆足劲为家乡队伍高声助威。桂香隐隐漫过湖面,与现场沸腾的欢呼声、鼓点声相融,让中湖公园的仲秋时节,满是竞技的热血与烟火的温情,将这场龙舟盛会的热烈氛围推向顶点。
经生态治理焕新的中湖公园水域,早已成为龙舟竞渡的理想之境。昔日塌陷洼地的疮痍被彻底抚平,如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汪如翡翠般澄澈的开阔湖面——碧波轻漾时似铺展的绿绸,风平浪静时又如镶嵌在城市中央的明镜,为龙舟驰骋筑牢“天然赛道”。
当龙舟劈波而行,桨叶搅动的不仅是澄澈水波,更是这片水域重生后的活力,而岸边的草木与澄澈的湖光相映,让竞技的激情与生态的诗意在此完美交融,让千年龙舟文化在这方新生的水域上绽放出别样光彩。
活动以竞技激情点燃口子窖酒香里的豪迈,用龙舟飞渡唤醒柳孜运河遗址的记忆,既让古城淮北的隋唐漕运底蕴借赛事焕新,更将淮北人“韧如煤、润如泉”的精神气韵,化作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鲜活注脚。
文旅赋能添活力,淮味非遗展风情
以大运河龙舟赛事为引擎,中国大运河文体旅消费季拉开“沉浸式新体验”文旅矩阵。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倾力打造这场龙舟盛会,不仅是传承龙舟文化,更要将其转化为老百姓乐享的文旅盛宴,全方位展现淮北的运河底蕴与城市活力,带动周边住宿、餐饮、文创、旅游等消费协同发展,实现淮北城市影响力与文旅吸引力的‘双向跃升’。”
赛事现场,“龙潮喜事”市集热闹非凡。凭借独特运河文化与淮北特色走红的文创产品,在市集展区内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这些饱含匠心的文创佳作,既是淮北文化的鲜活缩影,更是人们带走运河记忆与皖北风情的美好载体。
非遗传承人也来到现场,带来精彩非遗展示的同时,也让市民游客品尝到地道的淮北非遗美食,沉浸式感受淮北非遗的独特魅力。
“中国辉煌足迹”小程序提供赛事查询、非遗体验预约、购买文创产品等多元服务,线上趣味互动与线下观赛体验无缝衔接,让大家在为龙舟健儿呐喊的同时,收获满满的惊喜与纪念。
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与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龙舟协会特邀副主席沈冬生,淮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文,淮北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刘家宏,安徽省体育局群体处二级调研员李卫红,安徽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省龙舟运动协会会长李春虎,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文靖,相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利,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昕,相山区政府副区长徐梦茹出席本次开幕式。
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与指导委员会向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授旗(沈冬生授旗、陈文靖接旗)
与会嘉宾为龙舟披红、点睛
从柳孜运河遗址的唐代沉船,到中湖公园的现代龙舟,淮北以一场赛事串联起“过去与现在”。本次活动不仅是体育竞技的成功举办,更让“大运河文化”从历史典籍走向大众生活,推动“文旅体融合”成为城市发展新动能。秋意渐深的淮北,中湖仍映着龙舟的倒影,而运河文脉与古城活力,正在这场盛会的余韵中,持续焕发新的光彩。